欢迎浏览黑石荣耀济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隐忧与破局中国电动巡逻车市场的三大挑战

发布日期:2025年06月18日  访问量:

隐忧与破局中国电动巡逻车市场的三大挑战

在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出行理念的双重推动下,中国电动巡逻车市场蓬勃发展,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然而,繁华背后,行业也面临着诸多关键瓶颈,如不及时解决,将严重阻碍其持续健康发展。

标准滞后:统一规范亟待建立

目前,电动巡逻车行业在电池安全、智能等级等 7 项关键领域,国标尚未统一。以电池安全为例,不同企业生产的电动巡逻车,电池规格、性能参数以及安全防护标准各不相同。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,选用质量参差不齐的电池,在充电、使用过程中,存在过热、起火等安全隐患,严重威胁到巡逻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公共安全。在智能等级方面,由于缺乏统一标准,市场上号称具备智能功能的电动巡逻车,其智能化程度差异巨大。有的仅能实现简单的车辆状态监测,而有的则宣称具备高级自动驾驶功能,但实际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。这种混乱的局面,不仅让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无所适从,也不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市场的有序竞争。

充电焦虑:基础设施建设滞后

充电基础设施不足,导致 “充电焦虑” 成为制约电动巡逻车普及的一大难题。当下,单位车辆配桩比仅为 1:0.3,这意味着每 10 台电动巡逻车,平均仅有 3 个充电桩可供使用。在西部县城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,情况更为严峻,配桩比低至 1:0.1。电动巡逻车在执行任务过程中,时常面临电量耗尽却无处充电的尴尬局面。例如,在一些偏远乡镇,巡逻范围广、充电设施少,巡逻车可能在中途就因电量不足而被迫中断巡逻任务,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治安防控效果。此外,充电桩布局不合理,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,而工业园区、偏远社区等巡逻车使用频繁的区域,充电桩数量却严重不足,进一步加剧了充电难题。

市场割裂:地方保护阻碍全国布局

28 个省份设置本地采购比例门槛,使得市场呈现严重的割裂状态。这种地方保护主义,要求本地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在采购电动巡逻车时,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的本地产品采购量。这一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保护了本地企业的利益,但从长远来看,却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一方面,它限制了优秀企业的全国化布局与市场拓展。一些技术先进、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,因地方保护政策,无法进入某些地区市场,无法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,抑制了行业的创新活力。另一方面,地方保护导致本地企业缺乏竞争压力,不思进取,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难以提升,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。

破局路径:多管齐下促发展

为突破上述困境,行业需要多方协同,采取有效措施。建立国家级测试认证中心是当务之急。该中心可制定统一、权威的电池安全、智能等级等标准,并对企业生产的电动巡逻车进行严格测试认证。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,方可进入市场销售,从而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,规范市场秩序。推广换电模式也是解决充电难题的有效途径。换电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池更换,大大缩短电动巡逻车的充电等待时间,提高车辆使用效率。企业可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换电站,尤其是在西部县城、工业园区等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的区域,加大换电站建设力度,为电动巡逻车提供便捷的能源补给服务。推动政府采购互认,打破地方保护壁垒。各地政府应摒弃地方保护观念,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标准与平台,实现信息共享。对于在其他地区通过严格测试认证、具有良好市场口碑的电动巡逻车产品,应予以认可并纳入采购范围,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与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
中国电动巡逻车市场虽面临诸多挑战,但只要行业各方齐心协力,积极探索破局之道,通过建立标准、完善基础设施、打破市场壁垒等措施,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。


在线咨询

联系我们

销售电话:139-6924-6877(微信同号)

售后电话:158-0534-7808(微信同号) Q  Q:378150229

ICP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0261号-1

营业执照